服务平台首页>园区之窗>新闻中心>正文

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最酷不过飞行服!

2019-11-11 阅读量:9

空军特种服装是空军人员执行特种勤务时着用的制式工作服,简称空军特装。包括空勤、地勤、伞勤等人员着用的专用工作服和防护服,作用是保证空军特种勤务人员在有害人体环境中工作的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种工作服装,是在1949年11月11日空军成立后,才开始研制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七十年来,随着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发展,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空军特装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制,从品种不全到系列完整,从功能单一到综合配套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特种服装中,最重要、最具空军特色的,无疑是空勤特种工作服装(简称空勤特装)。空勤特装是空军空勤人员在空中执勤时着用的制式工作服装,是保障空勤人员在飞行中和应急跳伞时,特别是在高空低气压、缺氧和大过载飞行的情况下工作和安全的重要装备。主要包括:飞行服、高空代偿服、抗荷服、通风服、飞行头盔、飞行帽、飞行靴、飞行手套、飞行围巾、飞行装具等,通常也统称飞行服 ,如“某某式飞行服”。

空军成立之初穿日式飞行服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军空勤被服装具的研制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1946年,我军第一所航空院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正式成立,当时的条件艰苦异常,没有航油,只能用酒精代替;飞机没有计时设备,飞行员就把闹钟绑在腿上。飞行员的全部装具也只有一顶能拢住头发的单布飞行帽、一副飞行眼镜和一双翻毛皮鞋。

1949年8月15日,在北平南苑机场正式成立了我军第一个飞行队。参加飞行队的飞行员大部分是驾机起义的原国民党空军驾驶员。他们的飞行服原是日本式的连身服,飞行队的同志建议改成夹克式。而飞行队平时的着装就是解放军的普通军装。

开国大典飞过天安门接受检阅人民空军第一代飞行员,就是穿着日式连身飞行服。

我军第一代空勤特装

——50式飞行服

1949年空军成立以后,从1950年起研制并陆续装备了第一代空勤被服装具,共计4个子系列、15个品种,通称50式飞行服。50式飞行服主要是根据苏军飞行服仿制的,于1950年至1952年配发空军部队,是空军初建时的飞行服。50式飞行服夏季为连身布飞行服,春秋为黑色夏飞行皮服,冬季为布面连身皮飞行服。为了防寒保暖,配有绒衣裤和飞行围巾。

50式夏布飞行服样式为上下连身式,中间竖向开口并缝有拉链,上身两个平底胸袋,腰间有两个斜插袋,裤腿口缝有抽带,敞袖口。用料为草绿色平纹布。由于在训练中和志愿军空军在抗美援朝的实战中,穿脱和使用都不方便,因此于1953年改进为上下衣分开的夹克式下布飞行服。上衣为草绿色夹克式,四个口袋,上平下斜;裤子为藏蓝色散腿裤。

50式夏飞行皮服样式为上衣散下围、散袖口,小翻领皮衣,腰部有两个斜插袋,裤子为敞口皮裤,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口袋。用料面料为黑色光面羊皮服装革,里衬浅兰色绸布。配发空勤人员夏季和春秋使用。1953年夏季飞行皮服改为上衣夹克式,小翻领,前襟有拉链,裤子为马裤式,用深棕色光面羊皮革制作,里衬草绿色棉平布制作。

50式冬飞行皮服样式为上下连身式,中间竖向开口并缝有拉链,带羊毛皮领,上衣两个上口袋、两个下口袋,上口袋平底带拉链,下口袋斜开口,腰间有一布腰带,散腿口,肘部和膝部都加有护布。根据建国初期经济困难的情况,用料面料为草绿色人字布,里为羊毛皮。由于在抗美援朝实战中试用,笨重、穿脱都不方便,袖口、裤口肥大,不利于操作,曾发生过袖口带动按扭而造成事故。1953年后改进为上衣夹克式、下衣马裤式的冬光面飞行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