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三五年经常体育锻炼人数将达六点三亿以上 全民健身持续发力

/ 作者:龙智造工业云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17

05

2019-09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介绍了《纲要》出台的相关情况。

长期以来,群众健身场地不足等问题一直阻碍着群众体育进一步健康发展。对此,《纲要》提出了明确的解决路径和政策指引。

到203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这一数字将较2017年《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公布的1.66平方米有较大增长。考虑到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空间的拓展、老旧城区的改造、户外场地的兴起等因素,各部门各地方按照中央要求,顺应社会形势,加快了体育场地建设的步伐。

健身场地的增加并非只体现在数字上,未来需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强城市绿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足球和冰雪运动等场地设施建设,并与住宅、商业、文化、娱乐等建设项目综合开发和改造相结合,合理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地下空间、公园绿地等。

“预计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能够达到6.3亿以上。”李建明表示,要实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的目标,需要全民健身工作继续发力。

在体育强国建设中,不断提升竞技体育实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纲要》提出,要完善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推进职业体育发展等目标。此外,确保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残奥会上取得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实现全项目参赛,取得我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参赛史上最好成绩。

牵动人心的“三大球”,有了明确的发展要求。“现在,作为集体类的、受众比较多的、参与人群比较广的‘三大球’,发展得还不够好。”李建明说,把“三大球”项目和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单独提出来,是为了更好地凸显它们在整个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带动作用,扩大影响力和受众面。实现“三大球”的整体提升,也需要体育人不断地努力,培养项目文化基础,打好青少年训练基础。

到2035年,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整体状况并借鉴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经验,预测2035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1.3万亿元。

李建明表示,体育产业是幸福产业和民生产业,与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直接相关,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体育产业也是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需求弹性大、覆盖领域广、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以及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

若想成长为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产业中市场主体的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纲要》提出,要支持体育用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示范应用;扶持体育培训、策划、咨询、经济、营销等企业发展;鼓励大型体育赛事进行市场开发;鼓励大型健身俱乐部跨区域连锁经营等。“体育产业还是新兴产业,能够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伴随新兴技术的诞生会不断涌现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具有极强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李建明说。

扩大体育消费同样是《纲要》的重要内容,包括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体育消费黏性、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以及激发大众体育消费需求等。(记者 刘硕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