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包头市委员会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

/ 作者:龙智造工业云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7

04

2019-09

(二○一九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国共产党包头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直腰板敢担当、俯下身子抓落实,全力推动各项事业提档升级、争创一流,奋力谱写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的包头篇章,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大意义,深植厚培忠诚维护的情感之基和感恩奋进的力量之源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在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1.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用情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关怀厚爱。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庆之年,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内蒙古考察指导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区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深刻阐明新时代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一系列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是为我区现代化建设量身定制的行动纲领,是“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为做好新时代内蒙古工作注入奋斗激情和强大动力。包头市作为自治区重要工业城市和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重要节点城市,在全区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职责使命。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大意义,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发展的真切鼓励、对内蒙古工作的悉心指导、对内蒙古人民的深情牵挂,深植厚培忠诚维护的情感之基和感恩奋进的力量之源,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嘱托作为前进指引,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化为拼搏动力,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优异成绩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期望重托。

2.切实认清当前形势,正确把握事关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深刻影响,科学阐明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任务和路径。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长期大势中认清形势,积极顺应自治区发展要求,正确把握事关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重大关系,切实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决通过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守住增长底线、做大经济蛋糕。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全方位转变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坚定不移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前进。要正确处理巩固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关系,在优质资源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在后发优势领域里培育多元产业,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互补互促中推动转型。要正确处理优化营商环境与培育市场主体的关系,系统治理政治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全面改善法治、市场、投资等环境,形成各类企业纷至沓来、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要正确处理深化开发开放与激发内部潜能的关系,牢牢把握党中央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机遇,牢牢把握党中央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扩大西部开放、加快边疆发展以及自治区促进呼包鄂优势地区协同发展等重大政策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激发潜能动能,奋力开创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局面。

3.切实做到融会贯通,一体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与之前关于内蒙古工作历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共同构成指导现代化内蒙古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为做好新时代内蒙古工作擘画了发展蓝图。各地各部门要将“四个方面”重要要求与“四个着力”“三个扎实”、生态文明建设“四点要求”等一体把握、一以贯之。要聚焦关于战略地位的重要论述,深化对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发展潜力等的认识,集中精力,攻坚克难,全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充分展现包头的责任与担当。要聚焦关于战略定位的重要论述,深化对“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等的认识,强化全局观念和担当意识,在服务全国、全区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要聚焦关于奋斗目标的重要论述,深化对“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和“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等的认识,

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去把握、去落实,砥砺奋进、勇往直前,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让总书记和党中央放心,让自治区党委放心,让全市各族人民满意。要聚焦关于发展路子的重要论述,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四个一”和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认识,保持战略定力,建设美丽包头,让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守护好亮丽风景线。要聚焦关于重点任务的重要论述,深化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等的认识,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提档升级、争创一流。要聚焦关于管党治党的重要论述,深化对作风建设严实长要求、牢记初心和使命“三个必须”等的认识,持续用力抓好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聚焦关于精神状态的重要论述,深化对守望相助理念、蒙古马精神等的认识,挺直腰杆担当,埋头咬牙苦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到补短板上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质量效益提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4.扎实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转型。支持钢铁、铝业、煤化工等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延伸,把旧的存量转化为新的增量。加快包钢等企业技术改造,发展电力用特种钢材、汽车用高品质钢材、稀土钢、轴承钢等高端产品,力争到2020年优质钢、特种钢比重达到90%左右。加快包铝、东方稀铝等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合金材料有效供给能力,力争到2020年电解铝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加快轻工业转型,引导鹿王羊绒等纺织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推动民族特色食品工厂化生产,培育壮大粮油、乳制品、肉类等加工产业。加快商贸等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支持老包头传统商贸业创新发展,激发“百年老店”活力,提升区域商圈竞争力。

5.扎实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布局,持续优化“三带六区”生产格局和“四主一特”生产保护区,推进“菜薯肉乳”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发展“高精强特优”现代农牧业,推动“粮改饲”和粮经饲协调发展,增加优质肉羊比重,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发展壮大羊绒产业,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绿色优质奶源基地和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基础建设,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推动盐碱地改良改造。加快标准化建设,鼓励引导土地向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流转,培育壮大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推广全程绿色种养高质量标准,形成完善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完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发展都市农牧业,推动都市现代设施农业集中连片发展,培育民俗风情、休闲度假、垂钓餐饮、农园采摘和观光体验等休闲农牧业示范基地。发展精深加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土右旗核心区建设,完善土右、九原、固阳、达茂、东河5个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和土右、九原、青山3个食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入园发展设施农业、精深加工等。培育绿色品牌,坚持绿色兴农兴牧,发展生态农牧业,建立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集中培育打造正北黄芪、固阳和达茂马铃薯、达茂草原羊等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农畜产品品牌,支持农科院番茄、果研所草莓、小尾羊羊肉、华鹿蔬菜、金鹿粮油等本地农畜产品做大做强,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更多“包字号”优质品牌。

6.扎实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依托通威、磐迅、浦景等大企业,积极发展核电石墨元件、电动汽车石墨负极电池、石墨铝镁合金、石墨超级电容等产业,壮大负极材料、复合材料、可降解材料、高分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延长多晶硅、单晶硅产业链,带动光伏全产业链,建成自治区重要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推动发展中蒙药、新型诊断技术、医疗康养产业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向特色突出、集约集聚方向发展。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深度挖掘数字经济,推进内蒙古软件园、大数据产业园、云计算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应用发展,促进大数据产业提档升级,打造区域性大数据应用基地,到2020年,建成自治区重要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垃圾和固废危废处理技术与装备产业、磁制冷冰箱等节能环保产品和节能环保服务业。

7.扎实推动资源型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落实“五个结合、五个融入”要求,充分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资源型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精深加工度,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改变产业“四多四少”状况。建立资源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提高资源型产业准入门槛。推进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升级示范,鼓励煤矸石、矿井水、煤矿瓦斯等煤炭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石拐区煤矸石、昆区冶金渣、九原区粉煤灰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健全节能、节地、节材、节矿标准体系,强化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建成自治区首家工业能耗智慧监管平台。加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东河城市矿产基地、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及土右旗煤基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推动石拐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争创全国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发展示范区。加快固阳县矿山固体废弃物治理及综合利用。

8.扎实推动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形成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供能方式,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供应保障能力,构建安全、绿色、集约、高效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推动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深化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建设,实施首期160万千瓦无补贴平价风电和5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推进北部风资源富集区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建设,加快采煤沉陷区光伏示范基地建设,提高新能源装机比重。推动清洁能源就地消纳,积极推进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工作,加快建设山北新能源至山南工业园区清洁能源消纳输送通道和包头北电力外送通道,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打造新能源发电、输配、消纳闭合体系。推动清洁能源技术革命,实施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有序推进高参数、大容量、背压式先进燃煤发电机组建设。

9.扎实推动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自治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促进基础领域融合发展,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军转民步伐,创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军民融合科技发展专项,推动重点军民融合项目建设。壮大民参军产业,支持高品质钢、轻量化、稀土功能三类新材料,高效电机、动力电池、核燃料元件三类关键部件,汽车、新能源装备、高端医疗设备、高端国防装备制造、民用装备五类终端产品参与军工制造。

10.扎实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稀土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层面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加速推进稀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集约高效、产业共生耦合的先进稀土新材料产业发展体系,彻底改变“挖土卖土”粗放型发展模式。落实促进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十条政策,加快园区20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创建国家级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提升稀土产业承载能力。创建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测试评价中心,推动稀土产业前沿技术攻关。发挥北方稀土龙头带动作用,引进伺服电机、永磁调速器、磁传动等高科技应用项目,壮大稀土新材料和终端应用产业规模,建设稀土“磁动力”基地,推进“磁谷”建设。推动稀土交易中心发展,扩大交易范围、完善交易体系,加快打造世界稀土之都。

11.扎实推动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推动重卡整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石油综采装备、煤炭综采设备、电力设备五大传统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壮大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四大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推动通用航空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两大新兴装备制造产业实现突破。积极创建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计划,扶持发展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配套企业,推动北奔重型汽车柔性生产线、北方股份无人驾驶矿用自卸车研发、比亚迪动力电池、中晶高效永磁电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落实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智能产品研发创新、生产过程智能化升级、智能化服务和云平台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培育四个专项行动,建设包头智能制造公共服务中心和内蒙古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平台。创建内蒙古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区,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动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数值模拟仿真实验室等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开展“万户企业登云行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建成上下游衔接、产业链完整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12.扎实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包头市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突出、适宜发展区域集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推动现代商贸业发展,扶持社区商业网点和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和经营,高标准推进重点商业综合体建设,发展线上线下、体验分享等消费方式,扩大服务供给,提高产品质量,打造辐射呼包鄂榆区域高端个性化消费中心。加快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文旅综合体建设,发展工业旅游、军事旅游、乡村旅游和跨境旅游,推进四季旅游、全域旅游建设,开发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扶持壮大文化企业,培育文化创意、网络视听等新业态。加快推动金融服务业发展,培育引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产业投资等各类投资基金,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或结算中心,推动内蒙古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落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推动现有物流园区和基地升级改造,实施物流标准化建设,创新“无车承运”“多式联运”等物流模式,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新业态;扶持壮大电商交易平台,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加快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产业。加快推动会展经济发展,建设内蒙古会展产业园区。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会展、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13.扎实推动产业链水平高质量提升。立足优势企业,聚焦补链、延链、扩链、强链,延伸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积极打造稀土新材料产业链,延伸拉长稀土永磁、抛光、储氢、催化助剂和稀土合金五大重点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链,建成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生产基地。打造新型冶金产业链,实施冶金产业提质行动,引进国内外新型冶金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设钢铁、电解铝、铜等产业链。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链,大力发展铁路车辆、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现代农牧业机械,支持发展乘用车、新能源汽车、新型商用车,着力打造以军民融合、应急保障、智能制造等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链,引进风电、光伏发电等企业,带动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发展,推动国家级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能源互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新型煤化工和硅、石墨等新材料产业链,引进烯烃利用、树脂产品、精细化工等企业,发展煤化工下游精深加工,建设创新型煤化工基地;引进多晶硅、单晶硅和石墨导电材料等研发生产企业,进一步提升硅和石墨新材料产业层次。打造大数据产业链,吸引周边互联网、信息技术企业集聚发展,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圈。打造节能环保产业链,大力发展节能锅炉、高效节能电机等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总承包服务,建设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基地。打造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链,引进投资公司、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新金融机构,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达茂草原、阴山山脉、黄河湿地、边境口岸、工业兵器五大板块和城市休闲旅游、黄河敕勒川旅游、召庙山岳旅游、长城古迹旅游、经典草原旅游、西部探索旅游、口岸风情旅游等七大组团。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链,推进“六园区、三港口、一支点”建设,培育重点物流企业和具有影响力的物流服务品牌,形成公路、铁路、航空联动综合立体的“大物流”体系,建设区域生产物流中心。加快打造医疗康养产业链,引进医疗器械、药物研发重点生产企业,发展集药材种植、配方颗粒及制剂生产为一体的中蒙药产业,形成以医药器材为主、生物制药为辅的产业体系,建成特色生物医药基地。加快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引进大型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发展薯片、肉制品、纺织、果蔬加工产业链。

14.扎实推动企地高质量融合。完善企地融合平台功能,继续完善产业协作、产品购销、信息通信、军民融合、科技创新、银企对接等平台功能,推动项目、科技、人才、市场、金融、高校等各领域全方位融合发展。健全企地协同发展机制,落实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链“链长制”和以骨干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群长制”,破除制约企地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大企业与地方中小企业在原料、零配件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全面融合,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大手拉小手、小手牵大手”融通发展新格局。探索建立企地融合招商项目特殊政策支持机制,制定特色化、差异化招商方案,实施“市长旗县区长”工程,精准筛选、精准对接、精准招商,强化“补链招商”“绿色招商”,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项目,严把新建项目政策、环保准入关。

15.扎实推动建立高质量供给体系。坚持稳中求进,正确处理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发展与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保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支持钢铁、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限期整改不达标产能,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推动去产能从总量控制向结构优化转变。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符合条件企业发行债券,加快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进程。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融资、税费、用能、物流等各类成本,及时兑现各类政策和资金。积极组织企业参与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推动更多企业享受电价优惠政策,保持“电价洼地”优势,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人才、生态环境、脱贫攻坚、教育医疗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有效投入,增加优质供给,提高支撑保障水平,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大高品质项目建设力度,完善项目储备和滚动接续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和开工建设,保障在建项目合理资金需求。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投入重大项目。深挖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有效启动农村牧区市场,引导平台型消费、共享经济等消费新模式健康快速成长,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16.扎实推动建立高质量创新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启动大规模储能、石墨烯、稀土、氢能、碳捕集封存科技专项,布局一批试点示范项目,推进战略高新技术和重要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打造“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全链条式创新体系。密切与驻包高校科研合作,联合攻关重大科研项目、推动成果转化。强化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设立科研机构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支持科研机构完善科研基础设施、人才团队培育、成果中试转化。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包头钢铁深加工产品协同创新联盟”建设,支持北重、中核北方、东宝生物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包钢、一机继续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包头铝业、二冶集团、北方股份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鼓励本地科研机构、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院士工作站和联合研发机构,支持中科院包头稀土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浙大包头工研院、北大科技产业园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力争到2021年,新培育认定50家以上国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院士工作站、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小巨人”企业等创新平台。评选制造业创新工作室。推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落实各项人才引进、服务和保障措施,推进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技能聚匠工程”;探索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允许科技创新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双向兼职;建立紧缺人才清单制度,探索对引进高层次或紧缺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发挥“科技十条”“人才十条”及产业基金、人才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政策综合效益,支持科研机构引进两院院士、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等人才,培养集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建设扎根包头、服务包头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团队,打造充满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17.扎实推动打造高质量经济增长极。统筹山北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支持石拐区发展大数据、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支持白云矿区打造稀土原材料综合利用基地,支持达茂旗发展风光电新能源产业,支持固阳县构建铝深加工、石墨烯等支撑产业,打造山北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极。加快土右旗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壮大现代物流、清洁能源和光伏光电产业,打造包头新的增长极和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承载地。加快沿黄经济带建设,完成沿黄高质量发展规划及沿黄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编制,建立沿黄生态经济带项目库,建设沿黄绿色生态走廊、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现代产业走廊、文化旅游产业带,打造沿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18.扎实推动建设高质量基础网络。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利、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适度超前、互联互通、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推进铁路设施建设,推动包头至西安、包头至银川高速铁路建设,形成中西部地区高铁枢纽;推动包头至满都拉口岸铁路三期开通运营,完善铁路运输网络。推进公路设施建设,加快国道110线改造工程,推动国道210线白云鄂博至固阳、固阳至东河段公路项目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国道335线白云鄂博至明安公路项目,全面建成“两环五纵八横”干线路网;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支持土右旗、达茂旗创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支持固阳县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提升农村牧区综合交通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快速路建设,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推进航空网络建设,开辟更多国内国际航线,有序推进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形成联通内外的航空客货运输网络。推进管道建设,加快推动天然气管道陕京四线包头支线工程建设,形成覆盖城区和旗县区中心镇的天然气管网。推进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推进黄河防凌减灾和滞洪区建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宽带中国”战略,推动城市网络升级,实施“宽带乡村”工程,逐步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推进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大型货运枢纽、现代物流园区、仓储配送中心,建成传化公路港、空港物流园区等项目,形成服务周边、面向全国、向北开放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19.扎实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建设。全面放开城镇户口迁移政策,实行半年以上经常居住地登记落户制度。鼓励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牧区人口进城落户,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牧民进城落户条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与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牧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推动生态城市、人文城市建设。推进新都市区、北梁腾空区发展。支持喜桂图新区融入主城区。支持萨拉齐镇、金山镇、百灵庙镇、白云鄂博等建设,扩大教育、文化、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统筹城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周边延伸。

20.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编制完成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调整优化村庄布局,促进资源和要素集中集聚,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推动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现代化农牧业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鼓励工商企业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牧业领域,支持工商资本进入农村牧区生活性服务业,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推进嘎查村集体经济“清零递增”。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家庭经营与现代农牧业发展有机衔接。实施农牧民素质提升行动。

三、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21.坚决推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注重主体功能区建设,调整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等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多规合一”进程,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行生态空间区域准入和用途转用许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牧业向生产条件较好地区集中,让更多农牧民转移就业,减少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干扰破坏。实施园区振兴计划,探索建立环境容量和承载量倒逼机制和相关办法,推行“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园区“腾笼换鸟”,支持城区企业退城入园,促进产业集中集聚。完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建立工业园区亩均综合效益评价机制,开展低效用地盘活再利用行动,依法整治批而未供、圈而未建、圈多用少、占而不用等用地行为,提高单位面积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率。推进标准化厂房等建设,完善物流、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提高固废、污水集中处理和集约利用能力。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红线、城市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以及河道保护蓝线划定和立法工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抓好山北、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沿黄、市中心、乡村五大生态区域建设,加快构建东西南北生态环城、全域生态保护治理新格局。

22.坚决推动水资源、森林资源保护。扎实保护水资源,做好黄河包头段保护,划定沿黄生态红线。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系统整治二道沙河、四道沙河、昆河、东河、北郊截洪沟等河湖。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刚性约束,落实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水位、用途、水质及机电井数量“五控”制度,严格执行地下水位、取水量双控方案,开展地下水超采专项整治。深化水价改革。稳步推进水权转让。

推进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农业节水技术设施。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工程。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推进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五片区”建设,开展湿地公园范围内违法建筑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湿地补水工程,完善湿地水体、土壤、野生动植物等监测网络。扎实做好森林资源保护,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完成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勘界定标,加快大青山范围内工矿企业清退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行动,建成一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基地,构建大青山南坡绿色走廊。

23.坚决推动草原生态保护。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完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和稳步增长机制,确保草原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升。严格执行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调整畜群结构,科学核定载畜量,强化核查监管,有效防止草原生态退化。统筹草原生产与生态功能,科学评估、合理调整高产饲料地、网围栏等项目,防止草原不合理利用。推动畜牧业经营方式根本性转变,走集约高效、优质绿色、少养精养的现代畜牧业新路子。发展农区畜牧业,退耕还草、种养结合,减轻天然草场生态压力。加强对草原征用使用审核审批监管,严厉惩处非法征占用草原和破坏草原生态的行为。落实草原生态监测评估制度,加强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防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推广沙化退化草原人工修复举措,坚决防治达茂草原土地沙化荒漠化。

24.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转型、治气、减煤、降尘、控车、严管”六项措施,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推动钢铁、火电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有色、水泥、焦化、化工等行业的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开展扬尘污染、“散乱污”企业、柴油货车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巩固扩大原煤散烧整治成果,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禁燃区建设,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认真落实“清源、活水、减负、节流、严管”十字方针,加强自治区级以下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开展饮用水源地和河道排污口专项整治,抓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加强水环境高效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盯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农用地和人居环境用地安全。完善固废危废长效监管机制,确保规范管理和安全处置。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深入开展“环保利剑”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力度和密度,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坚决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治,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5.坚决推动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百村示范,片区联动”行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力争到2020年整治村庄比例达90%以上。加快“厕所革命”,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合理确定厕所位置、数量和改造标准。加快生活垃圾治理,因地制宜采取“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一体处理、“户集、村收、镇处理”集中处理和“户集、村收、村处理”分散处理等模式,到2020年底前90%以上行政嘎查村建成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加快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开展生活污水专项治理行动,到2020年水源保护地等环境敏感地带周边建制村完成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土右旗、固阳县、九原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建立粪污收集、运输、利用绿色发展模式,到2020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加快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26.坚决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入落实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改革,加快建立市、县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健全苏木(乡镇、街道、园区)生态环境保护机构。统筹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调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监控体制。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等改革。健全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激励约束机制。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制度,推进离任(任中)审计常态化。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构建完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推行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健全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扎实做好生态文明立法工作。着力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司法保护,支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健全生态环境损害有奖举报和反馈制度,依法严惩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破除制约发展动力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释放改革开放红利。

27.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全国全区指标体系,建立高标准的营商环境目标任务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放宽市场准入,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强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推出更多“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服务。持续精简压缩审批条件、要件、环节和时限等,探索推行“信用+容缺审批”,试行“告知承诺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措施,推行联合审批、联合验收、联合踏勘、联合测绘、多图联审和区域评估,开展“拿地即开工”改革试点,大幅压缩项目审批时间。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包容审慎监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建立政府守信践诺的机制,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完善企业诉求反映解决机制和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标先进地区,在准入、成本、税费、融资、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产权保护、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综合施策,形成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搭建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建立服务“好差评”制度,完善“民营企业发展服务平台”功能,实现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评判。

28.全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激发国有经济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一机、包钢开展混改试点,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动市属平台公司实体化转型,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和非公经济发展十条措施,深化领导干部包联服务百户重点民营企业专项行动,打造适合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政策洼地。积极争取自治区企业流动性风险防控基金和纾困发展基金。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融资担保基金,建立市、旗县区联动融资担保体系,支持企业用好西部贫困地区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政策,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民营经济支持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体系,完善退役军人自主创业支持政策和服务体系,提升创业孵化机构和众创空间服务水平。出台个转企、小升规支持政策,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建立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项目库,常态发布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清单。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发企业和企业家创新创业激情。

29.全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实施意见。修改废止与产权保护制度相抵触、违反平等保护原则的有关规定,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完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产权转让、对外投资、资本运营、监督问责等监管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落实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开展经营权入股、抵押。全面完成草牧场确权承包,推进草原“三权分置”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完成全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推进试点任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各类社会主体依法依规参与林权流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30.全力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优化整合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创新公共资源配置方式,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激活用好各种公共资源,运营好各类公共资产,构建科学、合理、规范公共资源配置长效机制。深化科技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标准强市、质量强市、品牌强市激励机制,创新企业参与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制订机制,推动企业标准化发展。深化农村产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牧区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健全农村牧区产权交易制度。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建立产权明晰、市场定价、信息集聚、交易安全、监管有效的土地二级市场。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健全矿业权分级分类出让制度,完善矿业权有偿占有和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

31.全力融入区内国内大市场。全方位融入国家、自治区区域发展大局,形成互利共赢融合发展新格局。积极融入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抓住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等机遇,主动承接新能源、电子、物流等产能转移,发展陆海联运、空铁联运等服务,力争在技术创新合作、产业转移承接等领域取得突破。全面参与呼包银榆经济区建设,推动完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加强资源要素整合、产业布局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区域政策制定等方面协调与合作,深化旅游和文化交流,联合开发旅游产品。加快融入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协作互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公共服务一体共享,形成合作紧密、协同一体的改革开放新格局。

32.全力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主动对接俄蒙交通建设规划,加快铁路、公路、航空、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满都拉口岸至塔温陶勒盖矿运公路、至赛音山达跨境公路、至珠恩巴音跨境铁路建设。继续完善满都拉口岸功能,加快满都拉口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成国家肉类进口指定监管场地,推动北方国际大宗商品物流园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九原公铁海铁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出台支持保税物流中心(B型)发展若干政策,积极推动内陆港建设,争取开行中亚、中欧班列。支持优势企业到俄蒙、中亚、东南亚等地开拓市场,建立生产基地、服务贸易基地,推动更多本地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推动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造联通境内外的国际物流重要节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持续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广泛开展对外宣传和教育、旅游、卫生、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参加中蒙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活动。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从实际出发,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兜底线、保基本,补短板、强弱项,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3.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吸纳年轻人广泛就业;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计划和援企稳岗“护航行动”,鼓励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创业包头”行动,实施千名青年见习计划,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各类群体就业。深化人力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思想和择业观念。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加大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力度,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切实抓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落实中小学教师编制“周转专户”政策,畅通“公费师范生”“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和名优教师引进绿色通道,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强市建设,办好全区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制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补齐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短板,落实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启动实施商业保险补充工伤保险工作,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包头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旗县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推动医联体规划建设,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振兴蒙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贫困慢病患者送医配药个性化服务管理,解决慢病患者用药负担。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乌兰牧骑事业发展,建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强群众健身活动场所建设,推动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巩固提升足球改革发展成果。着力解决房地产项目烂尾、回迁入住及房屋权属登记等突出问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34.打赢脱贫攻坚战。贯彻精准方略,严格执行统一标准,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难题。进一步做细做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扶贫举措,推进“十项清零达标”专项行动,巩固扩大教育扶贫成果,建立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巩固提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质量,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有保障。做好产业扶贫,建设一批种养殖标准化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和就业扶贫基地。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严把贫困退出关口,建立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机制,有效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户”致贫风险,确保所有贫困户脱真贫、真脱贫。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35.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完成城市设计、城市“双修”试点,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加快道路、供水供热、污水管网、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稳妥推进道路改造工程,有序实施停车场规划建设,提升动静态交通管理水平,解决道路拥堵、停车难等问题。推动老旧管网、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和积水点治理,解决一批“堵点”“涝点”和“盲点”。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工作,推动公园绿地、小区绿地、道路绿化和绿道建设,完善公园广场和居住区绿化及配套设施,实施消除“无树路”行动,完善“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绿地生态系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强重点部位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动机场、公路铁路沿线及城市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整治。推动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小区物业管理提档升级,支持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等生活服务设施。健全城市精细化治理体系,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积极推动街景提升改造和街巷治理,丰富完善智慧城管内涵,着力解决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市民群众满意度。

36.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持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巩固和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在维护多样性中增强共同性、包容性。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大力改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医疗、就业等条件,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加快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扶持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优化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

37.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构建覆盖各领域各层次、灵敏协调高效的安全防控网,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平安包头”建设,推行“三见警”机制,完善“24小时警局”平台功能,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矛盾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开门”大接访工作。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农村牧区、校园、网络餐饮服务等重点部位安全监管。完善防灾救灾减灾体系。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健全全面治理拖欠农牧民工工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党管武装制度,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实施守边固边工程,建设立体化边境防控体系,引导支持边民贴边生产和抵边居住,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确保边疆稳定、边境安宁。

38.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严密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加强地方金融机构日常监管,规范经营行为,支持有序处置不良资产。建立健全支持企业上市、场外挂牌融资等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企业杠杆率。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行为,扎实推进农村牧区高利贷综合治理,改善金融生态。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强化预算约束,规范举债融资行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关系,积极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完善新增债券项目库建设。加强在建项目融资管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六、扎实搞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必须”“四个到位”重要指示精神,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拿出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下功夫解决违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39.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深悟透、细照笃行,不断深化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领悟,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悟,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领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40.深化从严治党。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全面加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强化政治监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工作导向、考核导向,细化落实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为勇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为真抓实干的干部提供平台,大力营造崇尚实干的良好氛围,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切实把干部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党对各项工作领导推动高质量发展。

41.坚持一心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赞不赞成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心贴心了解群众诉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永怀感恩之心,常想回报之意,践行公仆之举,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

42.激发斗争精神。增强斗争勇气,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坚决同一切弱化党的领导、动摇党的执政根基、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克服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斗争意志,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坚持做到矛盾面前不逃避,困难面前不退缩,坚决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困难和风险挑战作斗争,抓住要害、扭住关键,闯关夺隘、攻坚克难,不达目的、决不收兵。提高斗争本领,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加强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增强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不断破解发展难题。

43.弘扬优良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把中央精神、自治区要求同全市实际结合起来,拿出具体思路和办法,创造性开展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端正思想、担当作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推动地区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实。坚持狠抓落实,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牵引,不空谈、不折腾,拿出实招硬招,全力以赴抓落实、见行动,不断把我市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紧密结合我市工作实际,认真对表对标,坚决抓好落实,以实际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44.进一步加强学习宣传。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在原原本本仔细品悟上下功夫,在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联系实际推动工作上下功夫,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要把讲话精神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用情用力推动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45.进一步狠抓工作落实。各地各部门要对照《实施意见》,逐项梳理、逐条研究,完善思路、细化举措,形成贯彻落实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落实,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明确的各项任务件件落到实处。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一批管长远的具体政策制度,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组合政策体系,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能够真正落地见效。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与编制“十四五”规划结合起来,贯穿规划编制的全过程,提前系统谋划我市“十四五”期间的思路和举措。要强化督促检查,开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情况专项督察,推动重大决策部署尽快落地落实。

46.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四官”问题专项整治以及“持续净化良好政治生态年”活动,驰而不息整治“四风”,严肃查处慢作为、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坚决整治昏官、懒官、庸官、贪官,引导党员干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凝心聚力抓落实。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有限资金用到民生最需要的地方。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提档升级、争创一流,全力开创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